非常棒的问题!在大型温室中,暖气片的安装位置和分区管理是实现高效、精准环境控制的核心,直接关系到作物的产量、品质和能源消耗。

下面我将从暖气片安装的基本原则、针对不同植物分区的温差管理策略,以及现代控制系统三个方面,为您详细解析。
一、 暖气片安装位置的基本原则
暖气片的安装位置不仅要考虑加热效果,还要考虑对植物的影响和能源效率。
沿四周侧墙安装(最常用)
- 原理: “冷墙效应”。温室最大的热损失是通过四周的覆盖材料(玻璃、薄膜等)发生的。将暖气片安装在侧墙和山墙上,可以直接在冷源处建立一道“热幕”,阻挡冷空气侵入,使温室中心区域的气温更加均匀。
- 优点:
- 有效减少温室结构附近的冷凝水,降低病害风险。
- 加热均匀,避免植物区域出现明显的冷热点。
- 便于管理和维护,不占用种植面积。
- 安装要点:
- 暖气片上方应留有通风口,使热空气能够顺畅上升,形成循环。
- 避免将暖气片直接对准植物,防止局部过热和灼伤。
栽培床下或植物行间安装
- 原理: “根区加热”。热量直接从底部向上辐射,为植物根系和冠层创造一个更优越的微气候。
- 优点:
- 极高的能源效率。植物感受到的“体感温度”更高,可以在较低的空气温度下实现相同的生长效果,节能显著。
- 有效降低温室空气湿度,因为温暖的土壤表面不易结露,从而抑制灰霉病等病害。
- 促进根系发育,幼苗生长更健壮。
- 缺点:
- 初始投资较高,管道铺设复杂。
- 可能影响栽培床下的机械作业。
- 适用场景: 对根部温度敏感的幼苗生产、高价值盆栽作物、花卉(如玫瑰、兰花)等。
空中/悬挂安装
- 原理: 通过辐射和对流,从上向下加热。
- 优点:
- 不占用地面空间,适合高杆作物或立体栽培的温室。
- 能有效防止靠近地面的冷空气层。
- 缺点:
- 热量容易聚集在屋顶,造成垂直温差大,能源效率较低。
- 维护不便。
- 适用场景: 通常作为侧墙加热的补充,或在特定需要顶部加热的场景下使用。
总结: 现代大型温室通常采用 “侧墙主加热 + 根区辅助加热” 的组合模式,以达到最佳的能效和气候控制效果。
二、 植物分区温差管理策略
这是精细化农业的核心。不同植物对温度的需求差异很大,必须分区独立控制。
1. 分区规划
首先,根据植物的温度需求将温室划分为不同的气候区:
- 高温区: 用于热带植物、育苗阶段、或对热量需求高的作物(如番茄、黄瓜结果期)。日温:20-28°C,夜温:15-18°C。
- 中温区: 用于大多数叶菜、部分花卉(如菊花)。日温:18-24°C,夜温:12-15°C。
- 低温区: 用于耐寒作物、炼苗区、或需要春化的作物(如生菜、甘蓝、部分草药)。日温:15-20°C,夜温:8-12°C。
- 变温区: 用于模拟特定气候,或根据作物不同生长阶段(如营养生长 vs 生殖生长)调整温度。
2. 分区温控的暖气系统设计
- 独立的回路与控制阀: 每个分区必须有自己独立的供热管道回路,并配备电动调节阀。
- 分区温湿度传感器: 每个分区内部应安装多个空气温度传感器、基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将数据实时传输至中央控制器。
- 热量需求计算: 根据每个分区的面积、保温性能、植物蒸腾量等,精确计算其热负荷,配置相应功率的暖气片。
3. 针对不同分区的暖气片配置建议
高温区/育苗区:
- 首选: “侧墙加热 + 栽培床底部加热”。
- 理由: 幼苗对根际温度极其敏感,底部加热能提供稳定、均匀的根温,促进快速整齐发芽,并有效防止猝倒病。侧墙加热则保证整体环境温暖。
中温区/果菜生产区(如番茄、黄瓜):
- 标准配置: 侧墙加热。
- 优化配置: 在作物冠层下方、行间适当位置补充低强度的加热管,可以创造一个更均匀的垂直温度场,促进果实发育,并降低湿度。
低温区/耐寒叶菜区:
- 配置: 侧墙加热通常已足够。
- 管理重点: 该区的温度设定值较低,暖气阀门的开度控制需要非常精准,避免能源浪费。可以更多地利用日间太阳能蓄热。
三、 智能控制系统是实现分区温差管理的大脑
没有智能控制,分区管理就无从谈起。
气候计算机:
- 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可以接收所有分区的传感器数据。
- 根据预设的温度设定曲线(可区分日/夜、晴/阴天),独立计算每个分区所需的供热量。
- 向各分区的电动阀门发出指令,精确控制热水/蒸汽的流量。
联动控制策略:
- 与保温幕联动: 夜间,优先关闭保温幕减少热损失,再启动加热系统。
- 与通风窗联动: 当某个分区需要降温时,先开窗通风,若温度仍过高,再减少或关闭该区暖气。
- 与补光系统联动: 补光会产生热量,控制系统会将这些热量计入总热平衡,动态调整暖气输出,避免过热。
实践操作步骤总结:
- 需求分析: 明确要种植的作物种类、各生长阶段的温度需求。
- 温室分区: 根据需求划分物理区域,并用隔断(如塑料幕布)进行分隔,减少各区之间的空气交换。
- 热负荷计算: 为每个分区单独计算冬季最大热负荷。
- 系统设计:
- 选择主加热方式(通常为侧墙)。
- 确定是否需要以及在哪里增加根区辅助加热。
- 设计独立的管道回路和阀门位置。
- 选择控制系统: 投资一套能够支持多区独立温控的智能气候计算机系统。
- 安装与调试: 精确安装,并在系统投入使用前,对每个分区的温度均匀性进行测试和调试。
通过以上综合设计和智能控制,您的大型温室将不再是一个统一的“大房间”,而是一个能够为不同植物提供“定制化”气候环境的精密生产工厂,从而实现产量、品质和效益的最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