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这是一个非常专业且实际的问题。暖气片系统在部分负载下效率低,主要原因之一是水泵选型偏大且运行策略不当,导致在小负荷时仍然“大马拉小车”,造成电能浪费和系统水力失调。

优化泵的变频曲线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手段。下面我们详细阐述优化方法和步骤。
核心问题分析:为什么原有曲线效率低?
传统的暖气片系统水泵通常按最不利工况(即设计日最冷天气)选型,并采用固定的压差控制(Constant Pressure Control)。这种控制方式在部分负载时存在明显问题:
- 过量循环:当大部分温控阀关闭或关小时,系统所需流量急剧下降。但固定压差控制为了维持一个不变的设定压差,会指令水泵保持较高转速,导致多余的流量在近端回路间短路循环,浪费电能。
- 水力失调加剧:为了满足最远端用户的压差,近端的压差会过高,导致流量分配不均,产生噪声,并影响系统的调节稳定性。
- 无法利用“自然温降”:在部分负载时,系统实际需要的循环水量可以减少,让热水在散热器内停留更长时间,释放更多热量,从而降低回水温度。但固定转速或固定压差的水泵无法实现这一点。
优化目标
优化的核心目标是:让水泵的转速(即提供的压头)实时地、精确地匹配系统瞬时的实际需求,从而实现:
- 节能:大幅降低水泵耗电量。
- 稳定:保证所有末端(尤其是最不利环路)在任何负荷下都有足够的资用压头,但不超额提供。
- 舒适:维持良好的室内温度控制。
变频曲线优化策略(从低级到高级)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泵控制曲线策略,按优化程度排序:
1. 固定压差控制 - (不推荐,但常见)
- 原理:水泵转速变化以维持系统内某一点(通常设在泵出口附近或分集水器上)的压差恒定。
- 缺点:如前所述,部分负载下效率极低。这是主要需要优化的对象。
2. 温度控制 - (简单有效,适用于小系统)
- 原理:根据系统的供回水温差来控制水泵转速。例如,设定目标供回水温差为Δt(如20°C的暖气片系统通常设为10-15°C)。
- 实际温差 > 设定温差:说明流量太小,热水来不及放热就回去了,应提高水泵转速。
- 实际温差 < 设定温差:说明流量太大,回水温度太高,应降低水泵转速。
- 优点:
- 非常简单,易于设置。
- 能自动适应负荷变化,保证系统在高效的温度区间运行。
- 非常适合负载变化相对平缓的小型住宅或系统。
- 缺点:
- 响应有滞后性,因为温度变化需要时间。
- 在系统阻力特性变化剧烈时(如多个阀门突然开关),稳定性不如压差控制。
3. 压差重置控制 - (强烈推荐,最常用优化方案)
这是目前最主流和高效的优化方法。它不再是维持一个固定的压差,而是根据系统负荷(通常以室外温度为代表) 来动态调整压差设定值。
- 原理:
- 建立重置曲线:在控制系统(如楼宇自控系统BAS或泵控制器)中设置一条“室外温度-设定压差”曲线。
- 设计日(最冷天):室外温度最低,系统负荷最大,此时设定压差为100%,即按设计压差运行。
- 过渡季/部分负荷:室外温度升高,系统负荷减小。此时,远端需要的流量减少,因此维持其开阀所需的最小压差也相应减少。设定压差可以线性或曲线地降低至一个最小值(如30%-40%的设计压差)。
- 建立重置曲线:在控制系统(如楼宇自控系统BAS或泵控制器)中设置一条“室外温度-设定压差”曲线。
- 为什么有效?
- 它模拟了系统的真实需求。负荷越小,末端阀门开度越小,系统总阻力越大,但所需克服最不利环路阻力的绝对压头值却可以降低。
- 它完美地解决了固定压差控制在部分负载下“过量供应”的问题,节能效果非常显著。
- 同时保证了在任何室外温度下,最远端都有刚好足够的压头,不会导致欠流。
4. 最不利末端压差控制 - (最优但实施复杂)
这是压差重置控制的进阶版,也是最理想的控制方式。
- 原理:在系统最不利环路的末端(离泵最远、阻力最大的暖气片回路上)安装一个压差传感器。水泵变速运行的目的是维持这个最关键点的压差恒定在一个最小值。
- 优点:
- 精度最高,节能效果最好。因为水泵只为“最需要帮助”的环路提供服务,一旦它满足,其他所有环路必然满足。
- 完美解决水力失调。
- 缺点:
- 需要敷设很长的信号线或使用无线方案,初始成本和安装复杂度高。
- 需要准确识别真正的最不利环路,有时在实际运行中可能会变化。
优化步骤总结
系统评估与数据收集:
- 确认水泵当前的控制方式。
- 收集设计资料:设计流量、设计扬程(压差)、系统图。
- 运行数据:在不同季节记录水泵的功率、频率、系统供回水温度、压差等。
选择优化策略:
- 首选:压差重置控制。在大多数现有系统的改造中,这是性价比最高、效果最显著的方案。
- 次选:如果系统较小且没有BAS,可尝试温度控制。
- 理想方案:如果是新建项目或重大改造,且预算充足,考虑最不利末端压差控制。
设定与调试:
- 对于压差重置控制:
- 找到水泵控制器的参数设置。
- 启用“压差重置”或类似功能。
- 设置重置曲线:
- 最高设定压差 = 设计扬程(或根据实际调试略低)。
- 最低设定压差 = 保证最远端暖气片温控阀能正常工作的最小压差(通常可以通过调试确定,例如设计扬程的30%-40%)。
- 将室外温度信号接入水泵控制器。
- 对于温度控制:
- 在供回水管上安装温度传感器。
- 在控制器中设定目标供回水温差。
- 设置PID控制参数,避免转速震荡。
- 对于压差重置控制:
验证与微调:
- 优化完成后,在不同室外温度下运行系统,检查最远端和最近端的暖气片是否都能正常加热。
- 记录水泵的能耗,与优化前进行对比,验证节能效果。
- 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对重置曲线或温差设定值进行微调。
额外建议
- 加装变频器:如果水泵本身是工频泵,优化的第一步是加装变频器。这是所有优化策略的基础。
- 水力平衡调试:在进行泵优化之前,务必对系统进行一次精细的水力平衡调试。一个本身就严重失调的系统,任何高级的泵控制策略都难以发挥最佳效果。
- 考虑负载特性:如果建筑内有间歇性的大负荷区域(如经常开会的大型会议室),可能需要更复杂的控制策略,或者将其划为独立子系统。
通过将水泵的固定压差控制优化为压差重置控制或更高级的策略,您可以显著提高暖气片系统在部分负载下的效率,实现可观的节能效果,并提升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和舒适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