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中国制造是工业4.0+产业互联网

2017-10-31 11:2345950

近一两年来,中国的制造企业蓦然间感觉世界变了样,摸爬滚打几十年的企业家突然不知道该干什么和怎么干了。金融危机大潮还未退尽,产能过剩台风就已接踵而至;互联网掀起滔天巨浪,制造业的舢板航行在波浪起伏之间。

目前我国的消费互联网已经很发达,但是产业互联网尚未形成气候。应当推动我国制造资源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从互联网经济时代制造业的最终出路看,仅仅选择依靠引进或者自主开发出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来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传统路径,至多只做对了一半。中国的制造企业不仅要关注专业技术进步对于产业升级的贡献,更要关注业态变化与运行模式进化对于产业升级的巨大牵引作用。因为当前全球制造业的变革不再仅仅由产业技术升级这一单因素驱动,而是正受到互联网、物联网这种通用基础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业态与运行模式进化的驱动,近乎“零边际成本”的产业变革大潮正在猛烈冲击着传统制造业根基。

在一个越来越网络化、智能化的工业世界里,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将渗透到制造业的所有关键领域与环节,广泛存在的深度协同制造、超越所有权的资源共享、高度自我适应的物流、体贴入微的生产性服务、直通用户体验的市场营销,以及方便快捷低成本的交易环境,可能将淘汰工业经济时代自然成长繁衍的制造类企业。当然,如果利用得当,互联网也可用来增强传统制造企业技术优势、成本优势、人才优势以及资金优势、市场优势。

当前,发达国家整体上正在由工业3.0时代向工业4.0时代过渡。工业4.0时代的主要特点是个性化定制、智能化制造、生产性服务与消费性服务相融合。这些特点只能通过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相互配合才能实现。目前我国的消费互联网已经很发达,但是产业互联网尚未形成气候。而由德、美、日等国大型制造类企业主导的产业互联网建设已经初见端倪,如果我国的大型企业现在不动手打造中国的产业互联网,一旦其他国家的产业互联网形成气候,我国的传统制造类企业将只能被动地纳入到他国的新型产业体系之中。

国务院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以及刚刚通过的《“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正是国家为避免这种被动局面出现所采取的战略性举措,促进以产业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为主要途径的经济发展新形态生成。前不久我们上线航天云网,目的也正是为了打造线上线下资源共享、能力协同的“互联网+智能制造”产业化创新平台,推动我国制造资源与互联网深度融合。

当前,我国制造业并行地存在工业1.0、2.0、3.0和4.0全部形态,只搞工业4.0并不完全适应中国的实际需求,不能很好地解决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问题。中国制造业要实现与时代脉搏同步,必须多措并举、因地制宜,全维度地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登陆 免费注册
返回顶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页面所展现的企业/商品/服务内容、商标、费用、流程、详情等信息内容均由免费注册用户自行发布或由企业经营者自行提供,可能存在所发布的信息并未获得企业所有人授权、或信息不准确、不完整的情况;本网站仅为免费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发布渠道,虽严格审核把关,但无法完全排除差错或疏漏,因此,本网站不对其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负责。
本网站郑重声明:对网站展现内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温馨提醒: 暖气片网提醒您部分企业可能不开放加盟/投资开店,请您在加盟/投资前直接与该企业核实、确认,并以企业最终确认的为准。对于您从本网站或本网站的任何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以及您接受或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您应自行审核风险并谨防受骗。
暖气片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重要提醒:暖气片网存在海量企业及店铺入驻,本网站虽严格审核把关,但无法完全排除差错或疏漏。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侵权、错误信息或任何其他问题,请立即向暖气片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根据提供举报证据的材料及时处理或移除侵权或违法信息。联系电话:400-022-1280 邮箱:313290046@qq.com

服务热线:400-022-1280 ICP备案号:津ICP备11003873号-5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1020号

Copyright © 2025 www.31716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